在中学阶段,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孩子们既能更好地接收知识,又能增强素质锻炼,是各个学校一直思考与探讨的焦点。在日前的全区中小学校长述职会上,各中学校长对此进行了交流,那么,各学校在教学模式上都有着哪些侧重呢?
平潭一中:“225””教学模式,突破传统局限
“225”模式是通过“以生为本,有效教学”教育理论为指导建立起来的,它以师生课堂活动时间划分为形式,以教师的“两线”(指导线、组织线)、学生的“两度”(参与度、展示度)为内容来界定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,是一种具有有序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。从2010开始项目研究到2015年的总结完善,前后历时近五年,直到去年9月份“225”教学模式才在平潭一中全面铺开。
所谓“225”教学模式,简单地说,就是“教师课堂教学活动20分钟,只能少不能多,学生课堂自主探究活动20分钟,只能多不能少。5分钟用来总结或布置任务。”实践证明,以学生为主体的“225”模式是平潭一中从教学实际出发,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传统教学局限的一种创新与实践,其内涵本质理念与新课程完全融合,是对平潭一中办学理念的具体实践。
城关中学:重视毕业班教学研讨
城关中学十分重视和加强毕业班教学研讨,挖掘利用教研组内部资源,充分发挥高中八县协作校和本校兼职教研员两个平台的作用,加强毕业班工作的交流研究,提升毕业班教学质量。
在我省高考基本确立采用全国卷,以及2017年全省中考有可能采用省卷的信息一出来后,城关中学立即着手修订毕业班工作意见,成立以校长为组长,吸纳各年段领导为成员的初高三毕业班领导小组,要求非毕业班教师提前介入研究,参加毕业班的阶段性教学研讨,确保今后教学和复习的自然过渡。对毕业班尤其是高中毕业班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。
在高三第一学期开学后,城关中学便举行踏入高三征程的总动员。伴随着团结、务实、严谨、高效的工作理念,城关中学总结了形成一个团队,抓好两块阵地,把握三个层次,严把四道关口的总体思路,即形成一个精诚团结、通力合作、群策群力的战斗团队;抓好班风学风,抓好教师的教风研风两块阵地;培养尖子生,狠抓临界生,促进后进生;严把课堂教学关,严把考试分析关,严把高考信息整合关,严把高考报考志愿关。
北厝中学:践行环境教育,创建绿色校园
2015年是实验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一年。北厝中学结合学校实际,积极组织全体师生走上街头、深入家庭、社区,大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。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校园的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,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
北厝中学以“创城”为契机,力行环境教育。学校按期组织各种全校性的宣传教育活动,向全校师生发出“环保倡议书”。以班级为单位,承包校园绿地的养护工作。对教室、校园环境的卫生,严格实行每日三小扫,每周一大扫的制度。卫生包干区责任到班,公共场所卫生由值日班级负责,每日组织评比,做到美化净化校园。每个班级都召开两次环保主题班会或环保专题教育活动,在各班级的黑板报上出环保专刊两期。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竞赛活动,组织了学生环保征文比赛和环保手抄报等系列比赛,通过比赛,发动学生学习环保知识,查阅资料,力行环境保护。
此外,北厝中学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课外环境教育活动,向社会辐射环保意识。组织学生到北厝村和北厝卫生院开展义务劳动,增强学生环保意识,同时向乡村居民宣传保护环境和创建文明城市的意识。
东庠学校:加强德育建设,提高文明素养
德育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素质,东庠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,崇尚以德管人、以德育人。在工作中,注重校内健全以学校、少先队大队(团委)、班级为主的三级德育责任教育网,校外通过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,形成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。
学校加强德育建设,突出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。以“三爱”教育为载体,培养学生的“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”的思想情感。通过对《论语》、《弟子规》等传统经典文学的诵读活动,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。配合我区开展争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关要求,学校组建了四支志愿者服务队,开展了“呵护金色沙滩,保护碧海蓝天”、“文明交通”、“文明社区靠大家”、“贫困家庭送温暖”等志愿者活动,积极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氛围,切实提高学校师生的文明素养。
学校与边防所密切配合,建立了一间法制宣传教育室,每月组织一次
学生观看交通、食品、吸毒、防火防灾防电、防溺水、防邪教等方面安全专题宣传知识和图片,并邀请法制辅导员进行讲解。
此外,学校完善留守学生教育体系,加强对贫困生、学困生、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与管理。每周组织一次相关的学生观看《变形记》、《第一书记》等富有教育的影片、视频,潜移默化地感化教育孩子们。
芦洋学校:建立校园种植实践基地
芦洋学校根据校园环境资源,决定建设一个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校园种植实践基地,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间,并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。
学校成立了实践活动领导小组,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,各年级组织老师讨论修改,现场察看了试验田,结合季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,征求学生家长、学生的意见,出台学生学农活动方案。由老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农作物的基本常识,认识农作物、杂草,重点指导孩子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及锄草的技能,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一定的知识、技能储备。
芦洋学校把教育的视线投向了土地与自然,开辟了综合实践活动基地,给同学们一次亲近土地的机会,让同学们去耕耘、收获、感受,有效地培养学生学科学、用科学、爱科学和积极探索、勇于创新的精神,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,培养学生亲近土地、热爱大自然、尊重劳动、懂得感恩的思想感情,切实加强和推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。
国彩学校:内外兼修,提升办学品位
国彩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。近年来由于村民大量外出务工,学校生源锐减。根据这一实际情况,学校及时调整办学目标,把“因材施教,人人成才——一切为了师生个性的充分发展,一切为了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”作为培养目标,力争建成校风优良、环境优美、质量优秀的优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。
高品位学校应该是高质量、有特色、科学和谐发展的学校。国彩学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,初步完成了布局调整,并具备了较好的办学硬件。学校搬迁到新校区,除完成附属工程建设外,又争取了40多万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资金完善办公设备,添置了11台高性能办公用电脑,完善了理化实验室、电脑室、多功能室等相关办学条件,改善了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的条件;同时又争取到了25万元的乡村少年宫建设资金,建设区第四所规范的乡村少年宫,正筹备运行中。
学校着力提高“软实力”,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发展,加大校园环境文化建设。学校通过努力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新模式:坚持一个中心(全方位践行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教育质量),抓实两个基本点(做到德育为首,为教学提供精神动力;做到科研强校,提升教师素质,提高教学效益),强化质量管理,提高课堂实效,培养学习习惯。
苏澳初中:为农村子弟成才打好基础
作为一所农村学校,在苏澳初中就读的多为贫穷的农村子弟。很多学生在这里初中毕业就直接走上社会,挣钱养家糊口,继续升学的还没有全部毕业生一半,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是他们最后一次接受系统的教育。为此,学校明确办学目标,努力为农村子弟的成才打好基础。学校认为教会这些学生怎样做人,为将来走上社会锻造良好的品格。
学校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,就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,仪容仪表,尽力培养他们的特长。学校明确提出:未读书,先做人,做实实在在的人。苏沃中学走出去的学生,应当和别人不一样。你的穿戴要比别人干净整齐,你的普通话讲得要比别人标准,你的字要写得比别人漂亮,你的球要比别人打得好,你要比别人更有礼貌,更有教养。如果你什么都不会,你扫地也要扫得比别人干净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明显的改善。
此外,苏澳初中努力改善办学条件,让农村孩子尽可能享受现代化教育。学校利用全面改薄和均衡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,完成了理化生实验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、图书馆、电脑室等专用教室的建设,初步具备均衡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