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居住在福建平潭流水镇的石头厝里几十年的渔民(12月1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新华网福州12月23日电(记者 陈弘毅 孟昭丽)蔚蓝的台湾海峡一望无际,海浪拍向怪石嶙峋的峭壁,溅起水晶般的浪花。峭壁之上,绿色植物顽强地扩张着生命的版图,一片古朴而沧桑的“石头城堡”就卧在这一片绿地毯之上,缕缕炊烟升起……每一个初到福建平潭的游客,都会被这样一幅动人的画面所打动。 “厝”在福建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,碉堡般的石头厝,不仅是地方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,也是先民巧妙运用当地自然资源筑造的智慧结晶,更是东南沿海海洋文明发展的“活化石”。 在“老平潭人”的眼中,石头厝与平潭自古以来就有“不解之缘”,更是祖先留下的一朵建筑奇葩。据县志记载,平潭先民在汉代以前住在乱毛石砌筑的简易草竂和渔竂中,唐宋时期,本地传统建筑演进为平房排屋,墙体留小孔,以利采光通风。清代中叶,平潭农村开始出现“单进四扇房”,就地取用当地丰富的石资源,采用硬山屋顶,光厅暗房。这样的“一房一厅”的宅式,沿袭至民国时期。 “过去,平潭岛上生态环境不如现在这么好,一般材料的房屋经不住海风和海水的侵蚀。特别是到了冬天,台湾海峡大风肆虐,为了建造更抗击恶劣自然条件的房子,石头自然成了‘不二之选’。”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发展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。 没想到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,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如今成为平潭的名片。一位北方游客表示,石头厝有一种南方民居独特的美感:“屋顶瓦片压石块,窗户一律开小窗,辅上石条窗栏,远远望去,就像童话里神秘庄严的城堡一般古朴而充满质感。” 在平潭岛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石头厝像散落的明珠般随处可见,典型民居群落有东庠澳底村,多为青石结构,较为凝重古朴;白青白沙村落临海凭风,密密匝匝但井然有序,俨然一幅精致的山水画;流水镇君山后石头厝密密麻麻的碎石头压在瓦片上,犹如繁星点缀,远望更如一幅肆意泼墨的写意传统山水画。 平潭当地文史专家表示,石头厝在如今大规模城市化开发过程中,正面临着“留存之困”:村民的保护意识相对淡薄,不少石头厝及周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,有的建筑表面虽然完好,内部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,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大量的石头厝“空巢”现象出现。 为了更好地开发石头厝的文化建筑底蕴,留住平潭的“乡愁”,平潭综合实验区以开发石头厝乡村旅游为方向,多次邀请由台北大学、中原大学景观系、建筑系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门团队进行考察,计划引入台湾社区营造经验进行保护,并提高村民发展旅游业意识,培育村民发展民宿、美食制作、手工艺制作等开发农村特色产业的能力,开发石头厝特色旅游产品。 “石头厝不仅是平潭的特色,更是海峡两岸共同享有的一份珍宝。从福建沿海一路南下,马祖列岛、平潭、泉州、金门等地,不同风格的石头厝散落乡间,构成了一幅台湾学者所说的‘最美原乡图景’。保护石头厝,也是保护两岸的一缕缕亲缘。”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发展局一位负责人表示。(完) |